图一:连枝陶灯。 崔健 摄
图二:长约10厘米的陶狗,体型形似现在的“腊肠”狗。 崔健 摄
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方面得到消息,位于奥体中路和胶济铁路交界处的古墓群发掘工作因为工程施工原因,不得不暂时停止。但在近日连续发掘出30多件文物,令此次发掘工作终于取得较大收获。下午,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见到了这些文物。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副科长郭俊峰告诉记者,昨天下午稍晚时和今天,在北侧3号东汉古墓里,一共发掘出37件各类文物,昨天是7件基本保存完整的精美陶器,而今天则又发掘出30件,其中还包括一面铜镜。并且在中间2号古墓里,还出土了几块汉画像石,也让考古人员感到惊喜。
记者见到,这批文物以陶器为主,共36件,其中比较珍贵的是一件陶井,总高30多厘米,井口上方有提手状的井架,一陶人站在井口旁,身体稍前倾,双手前伸作打水状,样子十分逼真生动。几件陶罐、陶壶和陶瓮器形硕大,最大的高有50多厘米,陶壶还里外挂釉,有点模仿青铜器的样子,十分古朴。而十几个双耳陶杯,则只有6、7厘米大小,很精巧。还有一件很小的陶狗,大约长10厘米,昂头卷尾,身体细长,造型简单,但显得很有趣味。最为奇特的是今天出土的一件连枝陶灯,高约50厘米,下面是圆形底座,最上方的灯盏已经断落,但不缺少,另外还有几个或弯或直的陶棍,经郭俊峰和其他考古人员拼接,应是连接在陶灯主体上的分支,用来承托另外几个灯盏的。其他的还有陶案台、耳杯、陶盘等。
郭俊峰介绍,这些文物的发现有些意外,因为这几座汉代古墓曾遭严重盗掘,本来对发现有价值的文物是不抱太大希望的,没想到能发掘出这么多的文物,而且其中有几件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连枝陶灯就是最珍贵的一件,这种造型的汉代陶灯在济南出土的不多,从形制上看应是设计巧妙、做工精美的一件汉代文物,虽然已经残破了,但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修整,应能大体恢复其本来面貌。这些文物中大都是生活用品,陶井等是随葬的冥器,在汉代墓葬中经常发现,因为当时喜欢用这些东西陪葬,可能是希望墓主在地下能够像生前一样生活。
从这些文物中是否能判断出墓主人的身份呢?郭俊峰说,这个墓的形制还是比较大的,从墓道到墓室应该超过18米,再从出土的这些文物看,墓主人在当时至少是个大户,但这次没能出土带有文字的文物,所以对于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还有困难。
另外,郭俊峰还说,位于南侧的1号古墓和位于中间的2号古墓已经基本清理完毕,旁边地面上堆积着几块发掘出来的汉画像石。其中,一对石头墓门高1米多,宽约50厘米,门心位置分别雕刻着“青龙”和“白虎”的图案。这些也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因为汉画像石在我国的石刻艺术中占有较高的地位。
因为铁路方面工程施工的原因,这几座古墓的发掘工作将暂停一段时间,恢复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时间还不好确定,要看工程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