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花开洛阳 2009世界邮展
1842年2月29日,一位英国少女在伦敦的《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征集旧邮票的广告。她以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收集到一万六千多枚旧邮票,用于装饰自己的卧室。这便是最早最原始的集邮方式和集邮活动。100多年以后,科技的发展弱化了邮票的寄递功能,却并未使之退出历史舞台,邮票本身的独特个性与深刻内涵使其成为收藏新宠。
今年4月12日,正值洛阳牡丹盛开之际,中国嘉德2009世界邮展专场拍卖会在洛阳博物馆新馆圆满落槌。据嘉德的通讯拍卖项目经理何欣先生介绍,此次拍卖总成交额为622万元人民币,总成交率超过85%。
在此次拍卖中拔得头筹的是被集邮爱好者们爱称为“大眼妹”的“M/S T41从小爱科学小型张一百枚”,带原包装,未开封。“大眼妹”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邮味”。所谓邮味是集邮者在收集与研究邮票的过程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邮人”通过收集邮票获得评价邮味的经验,并凭借这种经验去分辨和感悟邮票的内涵,从而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
“大眼妹”蕴含丰富的趣味性和审美性,认知度非常高。它通常以单枚形式出现,此小型张原封以100枚为单位还是首次在拍卖会上出现,极其珍罕,最终以63.84万元人民币成交。此外,“大眼妹”于1979年发行,历史并不久远,有力地说明了邮票并不能单纯以年代论英雄。“除去发行年代,存世量,流出渠道是否正规、品相、认知度,都是衡量邮票价值的重要指标。”何先生解释:“品相包括邮票的图案色泽、背胶、齿孔是否完好,有无污染、折损、揭薄、残缺、退色、脱胶等现象。”
深厚悠远的中国文化语境,使得邮票富有“中国风、民族情、时代感”。拍卖价格紧随“大眼妹”之后的是“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黄色)九十枚全张五件”。1953年,国家为优待现役军人免费寄信,发行了三种军邮,邮票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军徽下方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和“800元”字样。三种邮票图案和面值均相同,只是底色分别为橘黄色、紫色、蓝色。这套邮票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分批印完之后陆续下发到各部队和军事机关,每位官兵每月可领取两枚用于通信。邮票下发后,有部队反映,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泄密,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为此,军人贴用邮票一律停止使用,没有下发的邮票全部销毁。后来仍有一些邮票留在个人手中,三种邮票陆续都有流出,其中“蓝军邮”和“紫军邮”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少,因此收集到相对量大而价低的黄军邮以填补空白就成为许多集邮爱好者的渴望。
此次拍卖的“黄军邮”中部齿孔处封折,少见,且品相完好,最终以45.92万元人民币成交。值得注意的是,此交易价格高至估价的两倍。而在2008年嘉德秋季拍卖中“黄军邮”底价20万元却遭遇了流拍。这也说明,人们的认知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市场认知度与邮票的价格成正比。
何先生介绍此次邮展有60多万名游客蜂拥而至,场面非常壮观。曾在此前十年间“一地鸡毛”的邮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代集邮市场已经成为精英收藏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和产物。此次拍卖中,清代板块的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著名集邮家张恺升的藏品、一枚中缝漏齿的“小龙毛齿邮票1分银直双连”等也都受到了邮票收藏者的青睐。民国板块和解放区板块亮点频现,诸如“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母模宽边黑色印样”和“晋冀鲁豫边区第二版代邮券2分八方连”都拍出了相当不错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