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邮商基本上都经历了97行情,无论那时是不是在作邮品,但都会记得那轮攻势,也成为了邮商10几年来不断回味的和怀念的。错过的只恨当初没有参与把握。自从97年中期开始走下坡路以来,中间起起落落,充满了艰辛和坎坷,无论是邮商,还是邮市的经营者,都是经过了大浪淘沙,剩下来的可以说都是精英,都是这一段邮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人。
几年后,邮市从04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好转,特别是从2005年末到06年上半年,邮市可以说是出现了“跳跃式”的行情。记得在2000年,一枚 “梅兰芳”小型张不过16000元,一枚T46猴票则更是低于1250元,而到了现如今,梅兰芳小型张和猴票的最新邮市成交价分别达到了45000元和4100元。类似这样的例子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不胜枚举。象老纪特票、文革票、编号票、JT票、年册,还有第一、二、三版人民币纸币,平均涨幅较之2005年初,大约超过了30%至50%,很多品种甚至超过了100%,整版猴票的价格更是突破了40万元大关。广大的集邮者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现,很多邮品和钱币都在缺货,不好买了。金猴都在收购,但就是没几个能收到。只有回顾一下历史,才能够清楚地看到价格走势的变动细节,邮市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细微变动之中走出低谷,进入上升通道的。
在现下众多邮评文章中,大家用的最多的还是 “好转”“反弹”这些词,其实反弹这个词已不足以说明下次行情的性质和特点。反弹,给人感觉总是暂时性的涨价,犹如弹簧弹落。
邮市行情的变化,有几个特点值得大家密切注意。
一、是价格上涨的力量首次来自收藏的推动,而绝非炒作的推动。在1997年至今大大小小的反弹行情中,几乎每次都是由于炒作一些新的邮品,使得价格出现局部的上扬,有时甚至大幅度上扬,如2000年的春节小版张,2000年的奥运双连张,2003年的非典小版,2004年的猴大版,2005年的鸡大版,奥胶、回归双连等等都是以点带面,试图在个别品种上寻求突破,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功亏一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都是在关心这些热门新品的价格走势,而忽视了能真正带动邮市的启动的基本面的变化,这就是来自收藏的力量。还是有句老话,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那些存世量稀少、设计精美、群众喜欢的老邮品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被消化、被吸收、被沉淀,一旦爆发,其力量着实是势不可挡,它们可以说与炒作关系不大,又没有集邮公司放货打压的担心,所以价格是涨上去就很难再跌下来。
二、是集邮者和投资者的购买力较之前些年有了大大提高,对中高档的邮品需求量很大。还是要拜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之所赐,老百姓的经济实力在最近这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与1997年至1998年的情况不同,现在老百姓的房子、车子有了,医疗社保也有着落了,手头的闲钱又多了起来。越是中高档的邮品,则越是受青睐。这里的原因有三,简单地说,一是作为集邮者来说,低档邮品该买的早就买了,中高档邮品到了补缺的高峰期;二是作为投资者来说,经过大浪淘沙,大家也终于明白了,投资中高档的邮品收益稳定,风险很低;三是礼品市场的迅速扩张对中高档邮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三、是除了邮品,钱币市场的涨势更是毫不逊色。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第三版币中的“背绿水印”壹角,2005年8月不过1300元,现在的价已经是它的好多倍了,这个品种现在已经成为钱币市场上的风向标,它的走势也同时决定着第三版人民币的价格高低和收藏难度。第一和第二版人民币中的几乎所有品种都涨了50—100%,而且其中一些珍贵品种如“3元井冈山”、“1953年的5元各族人民”、“大10元工农像”等,是经常缺货,供不应求。
四、是刚才提到的礼品市场的迅速扩张对中高档邮品的需求现象,不得不单独说一说。现在全国最大的邮币卡市场仍是北京的万家马甸邮市,有关邮币卡的礼品市场也在这里,只见每天是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每逢节假日则更是交易火暴。一些头脑精明的江浙人制作了大量的礼品包装,直接带动了礼品市场的繁荣。他们将一些有关联的,有时也将一些毫无关联的邮品和钱币组合在一起,再装进一个漂亮的礼品袋中,就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年在礼品上的消费量十分惊人。有些同行,一年下来仅礼品一项,营业额就达数千万元,利润数百万元。当年手提肩抗、东躲西藏、号称“打不散的游击队”的邮商形象,现在早已被宝马香车取代了。当然,礼品的需求急剧扩大,直接带动了对邮品和钱币的购买量,使得邮品和钱币的价格节节攀升,水涨船高的道理在这里得到极其鲜明的阐释。 总之,经过将十二年的苦苦等候,无论是集邮者、收藏者和投资者,还是邮市的经营者现阶段还有许多人报失望态度,其实看一下现在的老票价格,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在上涨过程中,这与97行情前的状态及其一样,只有老票启动,才能带动其他邮品。底部已经完全显露,许多的新邮业已比前段的底部有所抬升,卖盘已经很少,买盘逐步增多,这正式邮票市场在一天一天真实地好转,可以说,第四次行情离我们已经很近,希望总是在失望中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