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18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计,尽管中国经济继续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依旧保持着可观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GDP增长7.2%,2010年增长7.7%。而此前一期报告中,世行预测2009年中国GDP将增长6.5%。
经济尚未强劲复苏
《季报》指出,目前中国依旧可以保持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在2009年GDP7.2%的增长率中,估计有6个百分点的增长来自政府影响的支出,以及税收降低带来的刺激;净出口可能会拉低今年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其他国内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6个百分点。
“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仍会相当可观,但现在说经济已经开始持续强劲复苏还为时过早。政府影响的投资将有力地支持2009年的增长。然而,中国基于政府支出的增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多长时间内不同于全球增长是有限度的。”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表示。
《季报》指出,在世界经济依旧没有出现令人信服的复苏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回到原来的高增长。另外,由于很多制造业部门存在产能过剩、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市场化投资在一定时间内还将继续乏力,房地产的前景虽然看起来相当好,但消费增长不太可能很快提速。高路易表示,2010年在出口和市场化投资加快的情况下,尽管政府刺激作用逐渐消退,中国经济仍能保持7.7%的增速。
世行还预测,中国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将下降5%,财政支出增长22%,这意味着全年赤字规模将几乎达到GDP的5%,其中约三分之一是由出口退税等政策变化造成的。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也有所放缓。世行指出,过去9个月外汇储备增幅放缓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升值导致储备估值下降,以及明显且数量可观的资本净流出,但这两个因素都不太可能长期持续。
《季报》称,尽管货币与信贷迅速增长,但通货膨胀的风险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全球都存在过剩产能,对产品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同时原材料价格短期内也不会大幅上扬,因此总体CPI水平不会在近期大幅上升。
应进行结构性政策改革
高路易指出,根据目前的预测,2009年再额外增加财政刺激是不必要,也是不恰当的。他指出,中国能够避免恶性通缩或由其他经济下滑带来的重大问题,另外,考虑到全球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最好为2010年财政刺激留有空间。
《季报》建议,中国应着眼于采取前瞻性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需要更多从内需、尤其是消费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此外,要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产品的相对价格需要调整,尤其是提高自然资源价格。
《季报》认为,要向更加以消费为主导、服务业导向、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就需要作出政策调整,一方面,引导资源投向在新环境中具有增长潜力的部门,消除私营企业进入某些现在完全被国有企业控制的关键产业障碍,改革资源定价、税收以及国企分红政策;另一方面,振兴国内市场以及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开放服务业,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