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坛市场舆论,反对“炒新”。不管对“新”的概念有什么差异,大体上反对“炒新”的口号是一致的,或绝对是大同小异的。公开主张“炒新”者,没见有名的贴子或大量的跟贴。这种贴纸少,或没有名气,原因是明白的。舆论都认为,“炒新”是帮了邮政圈钱的忙,害了邮商和邮市行情。对此说的最多最明的无疑是中国邮币卡网的舆论。所以主张“炒新”,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般情况下,无人敢公开宣扬。
但遗憾的是舆论胜利,不等于事实胜利。市场依然炒新不断,这个月的《唐诗三百首》的发行炒作,就表明,炒新仍然是一种邮市力量的行为原则,仍然对某些资金具有诱惑力。所以,以往邮商对于炒新的分析,似乎停留在洁身自好或道义谴责的程度上,没有看到或强调:反对和支持炒新,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并且关键在邮政。
为什么不去炒旧?换个说法,为什么不按价值规律,去发掘老邮的价值。因为这里有利益关系,邮政需要炒新邮。新邮的炒作才能产生邮政新的源源不断的垄断超额利润。这个不用再分析。那么新邮为什么能炒起来?就是因为邮政的新邮发行量小政策。当大家都为现在的手中的量小精品高兴,抛弃编年票的量大垃圾票时,邮政正在炮制更小的或同样的量小精品。于是进一步的抛弃老票,又把把刚刚的新精品变成新垃圾或非精品。这种手法不结束,邮市的炒新游戏就不会结束。而新邮政法为其创造了这种条件。在新时代,国家管纪特邮票题材、图案,不管发行数量。发行数量成为邮政的圈钱法宝。
所以市场要不炒新,关键是要邮政不愿再从炒新中谋利。也就是发行政策大改变,新邮敞开销售。发行量超过以往,才能把以往的老邮价值提升起来。当然并不是刻意的打压,象91年,97年的刻意超大发行量把邮市打下去,而仅是把炒新打下去,让市场按其愿意接受的程度来接受新邮的数量。
因此,市场消灭“炒新”的关键路径在邮政,在邮政采取新邮发行期内敞开销售的政策。把发行量放大,这样才能把以往的老邮价值提升起来,把这几年的量小邮品价值体现出来,把十、一后的新邮价值稳定下来,稳定在一个“邮政敞开销售,然后及时销毁”而表明的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如此几年,市场才可能休生养息,慢慢好转。
但是,邮政是否愿意改变旧政策,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新政策,我们还不得而知。这里有重大的利益博弈。邮政是否愿意放弃驾轻就熟的赢利模式是令人怀疑的。此外,即使邮政采用了新政策,也并不表明市场就一定会“炒老”而不“炒新”。必要条件还不是充要条件,“炒老”还需要新的条件,这里不论述。
总之,所谓的“断代”,并不表明一个邮市伟大新时代的必然来临。消灭“炒新”恐怕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只有走过这段路,我们才可能为未来唱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