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年宏观政策或微调
|
|
|
|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中国经济,在宽松政策支持下仍保持快速发展。尽管诸多经济指标表现出色,但在总体形势向好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仍存在诸如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等问题。
10月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学术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杨泽军表示,考虑到仍面临不少问题,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国内情况保持审慎乐观。
在保证政策持续性的同时,明年我国宏观政策可能微调。
杨泽军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一次大调整:在保证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后,做好才是关键,只强调速度可能实际效果并不好。
杨泽军表示,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大投入和总量,这是国内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情况。国内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情况,显示出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相符。
以高额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是我国一直以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
公开数据显示,1981年、2000年、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961亿元、32917.7亿元、172291.1亿元,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6.7%、34.3%和41.1%。按支出法计算,同期对GDP贡献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别是1339.3亿元、33844.4亿元、126209.5亿元。随着投资对GDP贡献比例的增加,1元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逐年下降,分别为1.39元、1.03元、0.73元。
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情况,则显示出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情况正在加剧。日前公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目前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九大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一些地区和企业还在规划新上项目。
杨泽军指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在宏观政策方面,既要保持政策持续性,即坚持宽松政策导向不变,同时不能无节制地放开,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在相关宏观政策方面,明年可能进行微调。
杨泽军表示,在对宏观政策把握上,应从四个方面做好:首先,宏观调控应结合市场机制;其次,对于宏观调控自身,应做好统筹考虑;再次,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遭遇困难,需要开发经济效益;最后,应把以人为本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