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体统计了一下,从1949-1967年,老纪待每套邮票的发行量多在300-400万之间,小型张3枚,其发行量为2-4万,小全张4枚,其发行量为3-25万。
而目前邮票的发行量多在800万左右。
在老纪待时期,如按最少2-4万的小型(全)张与300-400万量的比例关系来算,其大小发行比例约为1:100。
而目前,如按最少10-20万的小型(全)张与800万量的比例关系来算,其大小发行比例约为1:80和1:40。
更为惊讶的是:78-80年的JT邮票发行量大体也为800万,也发行了很多10-25万的小型(全)张,其实,小型(全)张本是为集邮者溢价发行的邮票艺术收藏品,1:100的比例才是合理,量少才有竞争,邮市才活络,才会有生机和升值效应可言。
奇怪而反常的是:随着邮人的嗜痂之癖,邮政为抑平狂热的市场需求,加大了小型(全)张的发行量,以至发展到基本与普通邮票同量了,这才是不合理的"有害邮品"才是,而小型(全)张的发行量现已正本清源了,回到了它应当的本位了,我们的很多邮人却还在旧式思维模式下看邮票,把合理的说成不合理了,根本是本末倒置了呀!
所以,目前发行10万量的小型(全/版)张,是约俗继承了老传统的发行方式的!
更所以,为公平而不按2万与10万的简单比量小,而是按总体普票的发行比例值来比较,如果说10-20万的邮票是所谓的"短腿型张"的话,我完全可以说他是思想有问题......
请问2万发行量的梅兰芳M(现价7-8万元),10万发行量的大眼妺爱科学(现价约1万元),还是短腿型张与"有害邮品"吗?
我们常挂嘴边的"精典老票"与"精品JT票"不大多是措这些10-25万的小型(全)张吗?
如果量小是"有害邮品",哪量大是否也为"有害邮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