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了两张罕见的票证——1969年发行的面额为“1市钱”棉线票、新疆发行的“1厘米”布票。这两张票是全国票幅最小的棉线票和布票。
收藏近千张“票证”
在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中国曾经历过一个“票证时代”。1993年,全国统一取消了票证,“购物凭票”从此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一些人便走上了收集票证的道路,张庭(化名)便是其中一位。
张庭今年50多岁,退伍后便来到扬州某医院做医生。20多年来,张庭通过买卖、交换的方式收藏了近千张票证,包括自行车、电冰箱、针线等。
那时买什么都要票证
记者看到,张庭的票证里,有全国各省、市的通用票证,也有省、市间不通用的地方票证,有粮票、蔬菜票、棉絮票、鞋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琳琅满目。张庭还将这些票证分类入册,分成“衣、食、用、行、生产资料”等几大类进行收藏。票证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指甲盖大小的粮票,也有巴掌大的粮食供应票。
张庭告诉记者,“在上世纪70年代,要是有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的票,结婚讨老婆不用愁了。”
全国面额最小票证现身
在张庭的票证里,最罕见、最有意思的要数几张全国面额最小的票证——“1厘米”布票和“1市钱”棉线票。“1厘米”布票是新疆发行的布票,是全国票幅最小的布票,一厘米和一支香烟的粗细差不多。
除了最小的布票,张庭还有一张云南发行的全国最小面额的棉线票——“1市钱”棉线票,“1市钱”相当于5克,这样的棉线团在手里也就指甲大小。“票证是一面镜子,从这两张全国最小面额的票证中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当年的物质生活比较困难,一针一线都要‘斤斤计较’,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张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