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提交审议的政府预算报告,将比去年更加清晰地反映预算是怎么安排的,将用到哪些方面。
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王卫星昨天表示,我国今年将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今年提交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加40多项次功能分类,以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
王卫星还称,今后一个时期,将加快专款清理整合,规范分配行为,避免分人情钱、“撒胡椒面”和“跑部钱进”的现象。
支出分类是改革核心
在昨天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王卫星和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承指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建立新的政府收入分类。第二,建立支出的功能分类。第三,建立一个支出的经济分类。
其中,收入分类和过去相比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支出分类是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按照政府的职能活动来设置财政支出的分类科目,就是通过财政支出的分类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政府主要履行什么职能。
财政部从1999年底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推行这样的改革之前,我们的财政预算是按照‘人头’拨付,但近几年财政超支情况严重,而且预算到底用在什么地方并不明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马国贤说。
预算草案公开是趋势
去年是实行政府预算功能细分的第一年。王卫星说:“开始应用时,(支出分类)子项只有5项。而今年要增加40多项。”
李承指出,40多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是要坚持将预算做到最基本的分类。例如,资金是用在教育方面了,教育中又分到了普通教育即中小学教育。最后,这些资金在中小学是用在发工资了还是盖教学楼了,都要通过这些细分的支出分类来让纳税人清楚明白。李承说,“政府的整个预算草案,包括部门预算草案,逐步公开是一个趋势。”
专款需规范灵活分配
王卫星特别提到,中央财政将按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
在谈及“跑部钱进”这个问题时,王卫星说,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近几年也在逐步规范化,大部分也都考虑客观因素进行分配。“当然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