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笺 风雅藏界(组图)
|
|
|
|
左图:《北平笺谱》。右图:清 宋伯鲁等致张次溪书札。 花笺历史悠久,风韵独特,是古今文人雅士书信往来、唱和题诗的风雅之物,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花笺,又称诗笺、彩笺、笺纸、尺牍,是手札的载体,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称“八行笺”,距今已有1580多年悠久历史。雕刻印刷精美的宣纸印花笺,形式多样,色泽古雅,含意深远,助人诗兴。宋代诗人咏笺“六七叶芦秋雨里,两三个雁夕阳边”,令人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花笺是历代文人作尺牍的载体,小小尺牍经历了简、帛、纸为载体的传承过程,魏晋时期传世墨宝中大多数是尺牍书法。有“墨皇”之称的西晋陆机《平复帖》墨宝,为冷金笺墨书手札,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珍宝之一。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传世墨宝中的《快雪时晴》、《平安》、《何如》帖和王献之《中秋》、《地黄汤》帖,也均为手札书法。到唐朝时,四川所印“薛涛笺”最为著名。发展到宋元时期,花笺形式多样,图案内容丰富。元代书画家赵松雪、鲜于枢自作观音笺、清江笺。到明代,花笺印刷集书画、文学、印刷于一体,花笺常印有淡雅可人的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秦砖汉瓦、诗词名句图案。明代木刻精印的吴发祥《萝轩变古笺谱》、胡曰从的《十竹斋笺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笺谱巨制和古籍善本,名扬海内外。到了清代,笺纸印刷达到鼎盛时期,除传统的花笺外,不少文人雅士喜自制书斋馆名专用笺,康熙、乾隆等帝王爱好书法,宫廷用笺纸或描金,或木刻水印,或织锦,描龙绘凤,富丽堂皇,值得收藏赏玩。清代《芥子园画谱》作者李渔自制角花笺,赵之谦制梅花笺,吴昌硕制桃花笺,沙山春制竹林七贤图案笺,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耐人寻味。 民国时期,花笺使用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有所影响,但不少文人自制宣纸花笺,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大文豪鲁迅与郑振铎合编的《北平笺谱》却激发起文人雅士的思古情结,他们收集北京琉璃厂荣宝斋、松华斋、静文斋,宝晋斋,上海朵云轩、九华堂等斋馆笺纸藏版,精选其中的331幅古今名人画笺,于1933年木刻精印100部,分送友人,成为近代出版史上一件大事。该书宣纸线装,色彩古雅,雕刻、印刷、图案三绝。收录了林琴南的山水笺、陈师曾的诗笺、戴伯和的鹤笺、李柏霖的花卉笺、王振声的动物笺、姚芒父的唐画壁砖笺、西域古迹笺、齐白石的人物笺、吴待秋的梅花笺、陈半丁的花卉笺、清末为慈禧代笔的女画家缪素筠的花鸟笺等,图案内容丰富,为当时的文坛艺林平添了一段佳话。同时,北京荣宝斋印制的《新记诗笺谱》和仿古诗笺、上海朵云轩印制的仿古名笺、天津文美斋出版张兆祥绘制的《百花诗笺谱》为当时文人雅士营造了一种怀古氛围,成为文人案头的心爱之物。 20世纪60年代后,笺纸式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宣纸印彩笺和八行竖格笺,改为机制纸印横格笺,书写工具推广和普及钢笔,再也找不到毛笔书写时的墨彩气韵。特别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和电脑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传统的毛笔书法和文房四宝退出了实用舞台,宣纸花笺仅成为传统文化守望者和收藏者把玩的艺术品,供赏玩收藏,但其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却日益增高。据报载,清代民国水印花笺,市场价每张达50元至100元。1933年出版的《北平笺谱》拍卖成交价达8000元。1952年荣宝斋拱花饣豆版明刻《十竹斋笺谱》拍卖成交价达1.1万元。1981年朵云轩依明刻版彩印《萝轩变古笺谱》拍卖成交价达2.42万元。由此可见,笺纸收藏已成为藏界热捧的新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