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纹簋(战国晚期青铜食器) 马起来 摄
簋(音鬼),是古代盛放煮熟的黍、稷、粱用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古人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抓取食物。附图中这件羽纹簋,是战国晚期楚贵族使用的“大碗”。它的造型、装饰与西周、春秋的铜簋相比,可谓是体貌不佳,但却榜上有名——国宝级文物。因为,它有确切的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造型、纹饰能够代表一个时期的工艺铸造水平;传世少见,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以后就很少见了。簋的形态变化最多,商代青铜器表面遍布各种装饰,复杂的纹饰有神秘的宗教内容,凶恶的神兽形象令气氛十分恐怖。西周铜器纹饰舒朗粗阔,形体较大,以动物为器形的增多。春秋作品重视形制轻巧和纹饰简练,减少了商周纹饰的繁复和威严。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器形状和装饰大胆突破神秘的传统风格,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现实感。安徽寿县出土于战国晚期楚王墓的羽纹簋就是其中的一件。
羽纹簋高29厘米,口径23.5厘米,方座24厘米,重6.8公斤。体如豆形,直口浅腹,圆拱盖,盖顶分立4个云形钮,腹部设有4个窄扉棱,高圈足,下连铸矮方座。盖、腹、足、座,通体均饰羽纹,简洁朴实。方座簋出现于西周早期,是周礼中重要的礼器,铸造精致。沿用到战国时期,其间形制变化很大,如羽纹簋,制作粗糙,不求精工,只图效用。这种变化是由“脱去传统之束缚”,社会意识形态进入理性主义新时期的结果。因而,象征奴隶制的代表神权和政权的礼器簋日趋少见,反映礼崩乐坏的事实。羽纹簋装饰纹样的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
该簋是1933年在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共出土4件,都是楚国迁都寿春(今寿县)后就地铸造的。其他3簋比羽纹簋略精致。羽纹簋是青铜簋衰败消亡的最后形态,地方特色鲜明,现实内容丰富,距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定为国家一级乙等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