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从去年年中开始,我国出现了升值与通胀共同加速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也说明升值本身对通胀的抑制作用在中短期内可能并不理想,仅靠升值难以根治目前较为严重的通胀局面。
理论上,本币升值应该会通过影响进出口相对价格,进而降低货币供应、生产成本、海外收入、预期等,从而对国内产生类似于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降低国内通胀水平。但在实践中却得出令人意外的结果。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很多国家各个时期的升值经历中都曾出现过类似情况。
例如,在日本上世纪80-95年的升值过程中,尽管86-88年该国CPI涨幅三年都低于1%,但在8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国际商品价格走高的影响,其CPI涨幅迅速攀升,一度超过3%。再看美国的经历,1995年后,美元受克林顿政府刺激政策开始走强,“强势美元”一直延续到2001年“9·11事件”之前。这期间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低通胀、高增长时期。但即使这样,2000年美国通胀率也曾达到3.4%的较高水平。近年,亚洲一些国家也陷入类似境地。如菲律宾比索2007年对美元升值近19%,但菲央行最新公布的对3月CPI涨幅的预测为5.3%-5.9%,并警告通胀压力可能延续。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一般国家在通胀水平上升时,会采取加息的手段来抑制,而在浮动汇率体制下,利率升高增加货币的吸引力,从而带来本币升值的结果。因此,现代金融体系往往可以看到升值与通胀并存的局面。
其次,升值对抑制通胀并非没有作用,但其作用往往出现在或早或晚的特定时期内,不排除像其他调控政策一样存在时滞效应。2005-2006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有限,因此其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没有显现出来,在未来可能会显现出来。
再次,升值对抑制通胀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还取决于该国的进出口结构以及CPI的结构。目前,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应主要体现在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但由于成品油等资源品价格仍未放开,这一效应被打了折扣。因此,尽管去年人民币升值近7%,但进口价格涨幅上升、出口商品价格涨幅回落(截至去年8月),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一年多,这说明升值对输入型价格上涨的抑制作用有限。
此外,这一轮国际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人民币升值幅度,仅靠升值难以完全消化来自外部的涨价压力。
综合来看,寄希望于仅靠升值来抑制通胀可能并不现实,至少在中短期内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从国外的情况看,本币升值和通胀上升可能会并存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要抑制目前通胀上升的局面需要运用更多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