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在陇西县采访时了解到,陇西李家龙宫目前已经成为收藏李氏族谱数量最多、史料最全的地方。陇西县旅游局副局长马云飞介绍,近年来陇西县有关部门先后在国内聘请了30多位专家学者从事陇西李氏文化史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李氏文化研究》专辑9集120多万字,出版了连环画《风云陇西堂》和《龙钟传奇》2本2000册;研发陇西李氏名人纪念册2套4000余册,编纂、整理、修正李
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文化和旅游永远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双生姐妹。我们从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脉络去探寻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旅游产业的兴起,往往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依靠地方独有的文化历史资源,已经成为各地打好旅游牌时普遍使用的“法宝”。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县以来,陇西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重镇,是陇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彪炳华夏文明史册,尤以天下李氏的“郡望”和“故里”而名扬海内外。其文化底蕴丰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1995年,省政府原省长张吾乐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的全球频道,向海外发表以《诚邀五洲宾朋,共同开发甘肃》为题的广播讲话时,向全世界宣布:陇西李氏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以陇西为郡望,以盛唐为旗帜的陇西李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代有伟人。李姓是华夏诸多家族种姓中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巨族大姓。”陇西县旅游局副局长马云飞说。而以姓氏文化为主要内涵的陇西李氏文化,眼下已经成为当地发展地方旅游和振兴区域经济最有力的名片了。
李姓溯源以官为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李姓出自嬴姓,李氏得姓,源于皋陶。皋陶为尧帝时执掌刑狱的“大理”官,子孙世袭其职为理官,以官命族,称为“理氏”。至殷纣时,理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安阳地区),食木子充饥维持生命,为感谢木子的保命之恩及躲避纣王追缉,同时古代“理”、“里”、“李”同音通用之故,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故皋陶为李姓血缘始祖,利贞为得姓始祖。春秋时期李耳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流芳百世,成为道家学派始祖,李姓始显。下传到九世孙李昙,李昙生四子:崇、辨、昭、玑。长子李崇仕秦被封为陇西太守,即陇西房始祖,传下陇西李氏,陇西李氏自李崇开宗立派;四子李玑定居河北赵郡(今河北赵县),传下赵郡一房,为赵郡房始祖。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分为6大房。陇西李氏自此繁衍生息,建功立业,根深叶茂。汉朝飞将军李广、西凉武昭王李、柱国大将军李虎、唐太宗李世民等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做出了杰出贡献。
“郡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人所仰望(《辞海·郡望》)。李世民登基后,下诏天下钦定李姓郡望为陇西,所以南宋郑樵辑《通志》时,便在李氏源流的结语中说:“故言李者称陇西”。台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书中称:“李氏族繁衍布于四方,人口之多,为各姓氏族之冠,且吾族源出于一,凡吾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郡’三字,足证李氏家族肇始于陇西,源出于同血系,殆无疑义”。由此看来,世界各地均认为李氏的“根”在陇西,共尊“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陇西作为一个宗族的共同标识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名称,而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无怪乎散居世界各地的李姓同胞,对“陇西”二字怀有如此深切的亲情。 氏谱牒724部,使李家龙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李氏族谱收藏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