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敲这篇是有过犹豫的。反映在编年票品上的问题、是编年票品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波及了邮票品?以此,为编年票品价值正名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了。
换种说法——假如将邮市过去10多年的炒新视为探索,虽然人们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除了脸上挤出苦恼人的笑、还能做什么嘞?即使这种探索、人们交的学费培育出来的并不是郁郁葱葱的森林、长出来的是一片缺乏生机的枯草又能咋样呢?!投资市场的铁律就是:赚了是自己的、赔的成了“公积金”缩水(有约定的除外)。正是因为如此,投资市场的输赢都具有触目惊心性:那怕你是受害者;那怕你是自作孽也将被市场的自由性模糊成俩个字:活该!如果以此还不能让人猛醒的话,就没有人能救了。
近段时间,美国的次贷危机诱发成金融风暴,美联储前主席格老为认识的不完全形成的理论误导了市场公开道歉。这是极少极少这样做的先例:为他的坦荡的勇敢给予掌声的敬重。美国经济危机的蝴蝶翅膀扇起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使得各国纷纷救市。金融危机如何而来,转弯抹角阐述起来费事,用大白话说就是:导向失误外,大财团、大机构+一帮大富翁组成的利益团队非理性弄出的经济祸事。国家救市、就是由政!府拿钱买单填窟窿。这也是金融投机家们牛比的动力。收藏家和集藏家就不敢这么牛比,出了什么漏子只能自己扛,所以,历来收藏家和集藏家都小心翼翼、倒不是收藏家和集藏家都是穷光蛋。现在,一些拍卖公司搞拍卖不保真,是不是跟邮政学的坏章法、虽然不得而知,但从中隐含着隐忧是不言而喻的。
投资,不是打群架,谁狠、敢出手就占了气势上的优势。投资,有点儿像是武术中人使的巧劲,像太极拳,用巧劲把对方粘住。好长一段时间以来,邮市处于弱市,一些人怕被粘住,因此,炒新的形式也在变化。有的炒新、事实上已经没有炒的内容,叫“忽悠”更准确。所涉及的品种,既不是正在发行的,也不是上月发行的,是隔月或上年的.其表现形式为先亮出品种,再亮出已经“暴涨”10%或怎么的来诱惑人。这些做了以后,看是否有人作出反应。如果没有人响应,就宴旗息鼓。大都是宴旗息鼓没有下文。而另外有一种炒新,虽然也没有炒成功,却是在真炒!其之所以也虎头蛇尾,是在炒作中遇到了障碍而放弃了。对此有人也许要说,炒不动不许放弃呀?不是这个意思!我要说的是,不论炒新还是炒老都有可能遇上不可预料的事发生,一种思维形成惯性,就像有肠炎之人拉肚子成自然了。邮市就是被这些自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弄成如今这个熊样的。
象这样的炒作,无比有好,越多越坏事。97行情的启动,不是一个品种两个品种启动的,是由一群品种启动的;涉及到老纪特文编JT甚至编年票品数10上100个品种。邮市是在经过前期较长时间没有什么热点的积累下暴发的,点面皆有。赚钱效应一出来,一下就把91行情后的阴霾驱散了。现在可好,好歹一年也有一二次自救似的热点把人像游丝一样的牵着喘气!消磨意志。象授受不亲时代郎中给贵妇、小姐看病号脉。市场景况不好,几个人凑在一起诉苦,相互影响和传染,拔不出泥潭,凑出了更多的恼人的问题,都归积在邮票品不好上。一些原本还不确定的事、也提前开始释放出来雪上加霜,影响人们做长期打算。人们承认邮票品是艺术品不假、却对邮的寿命充满狐疑。诚然,许多事个人实在决定不了,但有一个例也许有助于我们思考:原来冷兵器时代的武术,在卫星上天、导弹实现精确打击下,也还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被保存下来发扬光大嘛。邮票品不只是邮资凭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艺术品,文化载体,可以断定的是,人类不会像扔生活垃圾似的一扔了之。集邮与正常的投资活动,作为一种健康的文化和文化活动,一旦生成、别说是健康文化、启发人类向上的文化探索,就是我们所知的一些副面现象和不良风气,也附着在“文化”的名义上流行——凭人类的智慧,既使邮票品的邮资凭证功能在社会更大发展中失去了,就像历史上许多东西到今天的实用性降低了,如传统意义上的笔、墨、纸、砚!又如古钱、又名孔方兄,或“交子”(?)的使用不是也终止了吗?可现在全世界都用纸币。关键的不在于这样东西是不是有后续的连接,而要看它是不是精品。短期、人可胜天,长期就要靠内在价值。物与物的轮换传承,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出现、存在过,总会找出为人类再做贡献发挥余热的途径!
人与人有什么成见、在相逢一笑中不一定能泯,但对存在物的价格变化、由臭变香,许多时候如北京的臭豆腐! (陈秀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