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录 我的帐户 在线留言 帮助中心
竞拍品  !  一口价  !  拍品展厅  !  拍卖专场  !  成交记录
 
拍卖中心
如何委托
礼品中心
点击展开   邮票
   清代邮票
   民国邮票
   解放区票
  点击展开   新中国票
纪特邮票
JT 邮票
文革、编号
小型(全)张
小本票
小版张
普改航欠包
整部年票
版 票
厂铭类
   封片简类
   港澳邮票
   散票
   国外邮票
   其他类
点击展开   钱币
   纸钱币
   金银币
   其他类
   纪念币
   银元
点击展开   磁卡
点击展开   五星级拍品
点击展开   其他类
   目录 书籍
点击展开   字画杂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标题
 
 
“多空”浅论 (老田)
日期:2008-11-26 10:54:43         出处:   作者:
 
邮市上的“多”“空”之争,已形成市场经济领域中不可逾越的现实矛盾。今天的邮票市场即商场,商场即无硝烟的战场。引发这种“商战”的根源,皆归于“利”。凡图利参与者,小起至个人收藏者,大到中邮集团,都是“商战”的一员,只是具有的能量和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如能针对性的弄懂“商战”的个中环节,找出相应的对策指导所为,或许对个人收藏、投资、经商、市场健康发展,都会有益处。笔者浅论仅为抛砖引玉。

             “多”“空”的组成

         “多”:泛指收投兼顾者、纯投资者、庄和邮商。投资者分长、短期行为,长期投资者是看好邮品的增值潜力,以时间的代价换取利润,有利市场的稳定和发展;短期者多为炒波段投机行为(含一部分机构和“过江龙”资金),不利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空”:多采用买空卖空、借货经营、期货交易等。是十足的投机行为。惯用的手法是打压、吸货、高抛,牟利。

          在“多”“空”之间,还有一种广泛的群体,也是坠压市场平衡的“砝码”。即传统的大众集邮收藏者和以邮养邮者。他们少受多、空的干扰,坚持走自己的集藏之路。笔者称之为“衡”。

            “多”“空”的利弊

         多空是一对矛盾,必然产生舆论冲突和“对杀”。这实际是邮人间的“内讧”,真正得利的是多空兼具的“既得利益集团”,场面话讲是“政策调控”,暗地里是随心所欲的对邮人圈钱。

邮市上的“多”“空” 各有利弊。

其利:宣多,通过获利聚人气,能推动邮市兴旺发达,市场低迷之际更为重要;宣空,泼冷水降温,使邮人谨慎投资邮市。

其弊:若“多”“空”至极,均弊大于利。 “多”,控盘的庄稼、大户、别有用心的抄盘手,一是垄断货源,限制了货源的分散,易走“击鼓传花”之路;二是造成人为紧张,为邮政提供不科学的发行依据;三是导致哄抬邮价,高度透资,邮人难以介入,不利后势发展。 “空”,采用多种手段打压市场,使参与投资者心态不稳,干扰市场秩序。

“多”“空”至极,犹如左右倾的路线错误,都不可采用。同时更应重视“多”中产生的“内讧”倾向。即同为多方中,因没有或看不好对方的某些品类和板块,而形成相对的“多”“空”互相打压之争,对市场发展危害巨大。同时,无论多空,借贷、借货超越己限,加之不测风云,都易产生灭顶之灾。教训乃非鲜见。

            克服“赌”态   走“衡”之路

          投资邮市,是比投资股市更为复杂的一项专业投资市场。对各方面都是有限度和要求,如一味追求“暴利”,只能是一方情愿的“赌赢”。事实上,无论“多”“空”双方,都赢不了设赌局的多空兼具的“既得利益集团”。因此,必须要有自己的对策。

          1  坚定不移的维权。 07年底,“利益集团”借助“央视”宣传“邮市是第二大投资市场”,为邮人设了挂牌“赌局”。但历经“奥运”这样史无前例的大背景,仍没能把邮市搞起来,反使更多的新老票品加速深幅打折,令邮人失望到绝望。 克服赌态,彻底抵制新邮、呼吁新邮敞开销售、呼吁邮资票品全流通使用等,不失维权有效之举。

         2  邮市不是个无止境的投资市场。 从邮资票品的属性和收藏功能看,介入资金、介入板块、介入人员都应适度。发展 市场 也必须循序渐进,如猛然挤进来过多,不仅市场的容量有限,更易导致邮政滥发行、大扩容的错误决策。  

 3  参与者要具有一定的邮识。 站在投资的角度,必须了解各种票品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前景,起码要边作边学,立足长期的收投兼顾心态,能耐得住寂寞,避免盲目行为而造成亏损和干扰市场秩序。

 4  经营者和邮政都要走“衡”之路。 信誉是金,让更多的人赚钱,你才能赚更多的钱。 其意是用产品做好与集邮大众联系的纽带,因他们是中国集邮大厦的根基,也是邮政金字塔的最下层,一旦失去了根基和最下层,想象会怎样??? 立足为大众服务、不怕麻烦的优秀邮商和四达公司,已为国企民商树立了可敬的典范。

今天能够坚持在场的人, 都是精英和骨干。在经历过多的磨难和“物极必反”的关键时刻,能立足阵脚,即占据先机,必将因不放弃而获取应得的财富 。同时,也殷切希望邮政把好政策关,处理好“多”“空”矛盾,立足“衡”,多给邮市和邮人希望,展望中国集邮事业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正文字体: 】 【关 闭】  
上一条:2006年8月29日上海邮市最新及时行情
下一条:邮市显露复苏苗头
关于我们 | 支付宝使用 | 收购须知 | 系统帮助 | 联系我们
    加速乐
电话:021-50860504  Copyright@上海邮票网   沪ICP备05032475号-1   沪ICP备05032475号-2  信箱:shscpm#188.com(#号换@)   微信:stamps8899